供應商管理政策

1. 環境保護

    要求供應商遵守通嘉有害物質管制一覽表,並簽署「不使用有害物質保證書」,確保產品與製程符合 RoHS、REACH 等相關環保規範。

    鼓勵供應商逐步採用綠色能源與低碳製程,提升供應鏈的環保績效。

 

2. 職業安全與健康

    要求供應商訂定職業安全衛生衝擊/風險評估的程序,定期統計並做紀錄,以展現職安衛績效。

    執行職安衛相關要求,如提供與健康安全相關之諮詢或管道。

 

3. 勞動人權

    要求供應商訂定勞工人權的相關政策,承諾不使用童工、不強迫勞動,並提供公平工作環境。

    定期進行勞動人權問卷調查,評估供應商遵守程度,對未達標者提供輔導改善。

 

4. 永續發展

    鼓勵供應商採用循環包材或再生材料,並提交相關使用數據。

    鼓勵供應商制訂減少碳足跡目標,推動永續經營模式。

 

具體實施情形

供應商評估

本公司已建立完整的供應商評鑑流程,且要求供應商簽訂 「供應商行為準則」及須通過 ISO9001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所配合之供應商需經過審查(並包含環保、職安衛與勞動人權三大面向)/稽核/試產才能列為合格供應商。

供應商稽核與輔導

內部設有稽核小組,每年對供應商進行實地稽核,並重點檢視有害物質管理、職場安全措施及勞動人權保障情況,並追蹤相關缺失改善。

針對績效不足的供應商,除了要求改善,並進行專項輔導,如製程優化建議與職場安全風險改善計劃。
供應商績效管理

每月審查供應商的生產與品質狀況,針對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進行輔導,並追蹤其改善進度。

每季度要求供應商執行持續改善計劃(CIP),並將成果納入年度績效評估。
供應商教育與支持

定期與供應商會議,推廣國際永續趨勢,如非衝突礦產政策、碳盤查實務等。

配合國際規範更新,要求合作供應商簽署 「無衝突礦產保證書」 及 不使用有害物質保證書」。
永續風險管理

要求供應商進行永續風險自評,包括環保、職安衛與人權議題,並提交相關佐證資料以供審核。

自評結果將作為本公司未來規劃 新產品合作夥伴的重要參考依據,以確保供應鏈具備永續經營能力,並降低潛在風險。

 

 

 供應鏈管理成效

環境保護 通嘉所配合供應商已達到100%符合RoHS、REACH及Halogen Free要求,並定期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
職安衛與勞動人權 通嘉每年針對供應商進行職場安全與人權評核,確保供應商員工健康與安全。
永續發展 鼓勵供應商採用再生包材,並逐年增加「溫室氣體減量」和「減碳」,轉型為低碳永續供應鏈。
績效提升 每季度供應商持續改善計劃(CIP)成效顯著,提升產品平均良率,且產品交期符合生產要求。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user experience and for web traffic statistics purposes.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 In addi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icrosoft Edge, Google Chrome, Firefox or Safari can give you the best web browsing 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