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管理政策

1. 環境保護

    要求供應商遵守通嘉有害物質管制一覽表,並簽署「不使用有害物質保證書」,確保產品與製程符合 RoHS、REACH 等相關環保規範。

    鼓勵供應商逐步採用綠色能源與低碳製程,提升供應鏈的環保績效。

 

2. 職業安全與健康

    要求供應商訂定職業安全衛生衝擊/風險評估的程序,定期統計並做紀錄,以展現職安衛績效。

    執行職安衛相關要求,如提供與健康安全相關之諮詢或管道。

 

3. 勞動人權

    要求供應商訂定勞工人權的相關政策,承諾不使用童工、不強迫勞動,並提供公平工作環境。

    定期進行勞動人權問卷調查,評估供應商遵守程度,對未達標者提供輔導改善。

 

4. 永續發展

    鼓勵供應商採用循環包材或再生材料,並提交相關使用數據。

    鼓勵供應商制訂減少碳足跡目標,推動永續經營模式。

 

具體實施情形

供應商評估

本公司已建立完整的供應商評鑑流程,且要求供應商簽訂 「供應商行為準則」及須通過 ISO9001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所配合之供應商需經過審查(並包含環保、職安衛與勞動人權三大面向)/稽核/試產才能列為合格供應商。

供應商稽核與輔導

內部設有稽核小組,每年對供應商進行實地稽核,並重點檢視有害物質管理、職場安全措施及勞動人權保障情況,並追蹤相關缺失改善。

針對績效不足的供應商,除了要求改善,並進行專項輔導,如製程優化建議與職場安全風險改善計劃。
供應商績效管理

每月審查供應商的生產與品質狀況,針對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進行輔導,並追蹤其改善進度。

每季度要求供應商執行持續改善計劃(CIP),並將成果納入年度績效評估。
供應商教育與支持

定期與供應商會議,推廣國際永續趨勢,如非衝突礦產政策、碳盤查實務等。

配合國際規範更新,要求合作供應商簽署 「無衝突礦產保證書」 及 不使用有害物質保證書」。
永續風險管理

要求供應商進行永續風險自評,包括環保、職安衛與人權議題,並提交相關佐證資料以供審核。

自評結果將作為本公司未來規劃 新產品合作夥伴的重要參考依據,以確保供應鏈具備永續經營能力,並降低潛在風險。

 

 

 供應鏈管理成效

環境保護 通嘉所配合供應商已達到100%符合RoHS、REACH及Halogen Free要求,並定期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
職安衛與勞動人權 通嘉每年針對供應商進行職場安全與人權評核,確保供應商員工健康與安全。
永續發展 鼓勵供應商採用再生包材,並逐年增加「溫室氣體減量」和「減碳」,轉型為低碳永續供應鏈。
績效提升 每季度供應商持續改善計劃(CIP)成效顯著,提升產品平均良率,且產品交期符合生產要求。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此外,建議使用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 Firefox或Safari瀏覽器以達到最佳使用體驗。